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7:35:18    次浏览
佐佑妈家在立汇美罗湾小区,当年我们因为装修,团购相识一起,结婚生子基本上都是一茬的,所以身边的孩子们也都差不多大小,如今面临的最关心的话题可能就是:“孩子眼瞅着要上学了,在哪上学?要不要换学区房?哪里的学区房靠谱?现在的房子卖了够不够换个一家三口住的校区房?……诸如此类的问题,每天都是妈妈们讨论的热点。但是基本上总结下来,还是工薪阶层多,所以面对昂贵的学区房,还是表示要”尽全家之力!”下边要讲的身边一个个真实的关于房子和孩子的故事。 01 孩子的父母双方在体制内,收入稳定。“学位房”这个小目标,对他们而言,用尽洪荒之力能够得到,但绝对是要扒层皮的。他们就在体制内,孩子自然也是要受体制内教育的。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,他们就计划着要买学位房。看着,纠结着,学位房的价格不断攀升,越等越无望,更买不起了。无奈,学位房没买上,6年前,孩子就近上了一所普通小学。应试教育的政策千变万化,这两年风向又变了,小升初,民办初中也不允许考试,全变成面试了。一下子家长们懵了。不过,市场总有高招。某而思、某越等课外辅导机构,应市场需求,炮制了很多的考试、排名,这些考试排名,被很多高价的私立初中所认可,只要你参加了课外辅导,有了较好的排名,就不愁私立初中不知道你。于是,重点小学之外,他们找到了另一条路——上校外补习班。上了两年的补习班后,孩子也比较争气,排名挤进了某教育机构的前百分之二十,今年如愿以偿地上了一个有公立背景的民办初中(名校)。现在回想起来,原来对于学位房的各种念想各种焦虑,好像也有些多余。虽然上“某越”补习班的价格也不菲,民办初中每年也要几万学费,但是,比起学位房的天价,一个中产家庭,也不至于觉得压力太大。 02 前两天和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聚餐,这位做生意的朋友,教育路径与上文的家庭迥然不同。他有两个儿子。一个刚刚考上美国一所不错的大学,攻读化学专业;另一个在读四年级。两个儿子上的都是双语学校。他们从一开始给孩子设定的目标就是出国,所以,虽然购置了多套房产,却从没想过学位房的事,也从来没把购房和教育目标两件事纠缠在一起。大儿子一路国际学校,在关键节点时,也会参加公立学校的统考,试试自己的斤两,并微调学习方向。相识多年,我也没感觉到他们有什么纠结。看来,你早早想好自己的教育目标——我瞄准的是出国留学,也不用纠结。 03 对于学区房,对于孩子教育,有家底的“有钱”人不焦虑,真正焦虑的是谁呢?还是占绝大部分的工薪阶层们。作为工薪阶层,我们自己或许在小时候没能得到太好的学习环境,所以什么都想要,什么都想尽可能的给孩子所谓的“最好”。我们既想要公立教育和名校的资源;又想要素质教育。这下可好,素质教育的本意是减负,现在孩子的负担更重了。买了学位房的焦虑,上了重点小学没用啊,到了小升初的时候,还是一样要参加“某而思”、“某越”的课外补习班;没买学位房的也焦虑,怎么也得拼个不错的私立初中吧,不能让孩子初中就掉队了;上私立小学的焦虑,原先想孩子小学时快乐成长一下,没想到大家都去某而思占学位去了(三年级再报就没学位?),我们的孩子也得做好两手准备啊,要不要赶快去买套学位房,插个班?现在房价涨得还不错,说不定买套学位房,将来孩子读完中学后,把房子一卖,兴许还能解决大学学费的问题?。。。所有因素都纠缠在了一起。能不焦虑吗?除非你是比尔盖茨是小扎,否则我们普通人,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资源,什么都能得到呢?最需要想清楚的,是我们这些父母,你究竟希望孩子受什么样的教育? 04 作为一个有两个双胞胎孩子的妈妈。面临着所有的教育经费都需要付双份的普通工薪阶层,所以,我还是决定孩子的教育回归实用性。一句大白话,“有多大能力,攒多大劲,给孩子创造多少的条件,并且伴随着她们慢慢长大,会告诉她们,这是父母能给你们创造的最好的条件,如果你们想要得到更好的,就需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挣,去赢!”另外很多人觉得现在给孩子买学区房,也是一种投资理财的行为。从理财的角度,学位房的理财价值实际上是被高估了。在哈尔滨有这样一种现象(估计大城市都一样),在省一级小学旁边,40-50年楼龄的房子,四五十平米,要比非学位房要贵百分之五十到六十。这样的房子买来,已经非常残破,将来未必会有很好的增值空间。即使是有,你现在也没法去住。你只是买了一个学位而已,将来我的孩子在这上学了,我还要在附近租一套大的房子,这是很多人的做法。这种40年楼龄的学位房,将来租又很难租。如果要卖,还要看当时的行情。学位房与非学位房的差价是巨大。可是,大多数一线城市、二线城市都有不错的私立教育资源,这些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当然要贵一些,一个月三千、五千,甚至六千。可是你随便算一笔细账,你会发现这学位房和飞学位房之间的差额,足够提供两三个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私立教育了。这样算起来,何必非去追求学位房呢?(视频14分钟,与文字略有不同,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,土豪除外) 055 佐佑妈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打算,买一套学区房,娃上学的时候上学,娃毕业了,学位房继续增值,把它卖掉,卖掉的款项马上可以支付孩子的大学教育金。当然,如果你对房子的价格有迷信一样的信念,我无话可说。恭喜你,至少你在精神领域找到完美的理财方案。我是不太认可这个观点的——任何单一资产是确保可以解决所有理财需求。你坚持认为这是长生不老药,我说这世界上根本没有长生不老药,必须辩证施治。你可能偏不信。 据我观察,在我身边,这个小区今年是学区,明年就不是学区了。政策性波动挺大,这给学位房的升值蒙上了一层普通住宅所不具备的风险和阴影。同时,宁愿选择私立教育,将来跟出国对接的家长,明显数量在增加。如果未来五年十年,持这种观点的家长数量越来越多的话,学位房在孩子毕业后还能继续大幅升值吗?在此刻把大量资源,甚至是三代所有的资源砸在学位房上,你就没有周转空间去办其他事情(如夫妻养老金的储备,孩子其他阶段教育金的储备等)。你只能求神拜佛,希望这套房子在孩子上完学后还是学位房。这就是我作为一个两孩,工薪阶层家庭的态度。作为绝大部分普普通通的哈尔滨家长们,面对日渐有价无市的“学区房”,你有何想法打算呢?↓戳“阅读原文”,下载冰城网APP↓↓↓